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用瓷片拼接中国文化江山|他是校友孟铃烁!long8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6-12 03:31:40 浏览:

  龙8国际他是一位来自河北邢台的青年景漂艺术家,自2016年从景德镇学院毕业后,便深深地扎根于景德镇这片陶瓷沃土,他喜爱收藏各式各样的的古瓷片,并运用其特点创新发展,使用新载体让古陶片“活起来”,让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出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优秀校友——孟铃烁的景漂之路吧!

  “景德镇”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名字,它更是一种文化概念,“95后”小伙孟铃烁非常认同这样的说法。当江西省版权局于2024年4月中旬审核批准由孟铃烁递交的多款“碎碎平安”作品版权申请后,他立即在朋友圈晒出版权证书,与好友分享创意成果被认可与尊重的喜悦。

  可孟铃烁的那群小兄弟却不以为意,毕竟《人民日报》于2024年1月21日第5版刊登的文章《为千年瓷都增添青春色彩》,就详细地介绍了由孟铃烁等人研发的“碎碎平安”瓷片拼贴画,陈述了这款新颖的文创产品风靡景德镇陶瓷研学市场的事实。文中称“碎碎平安”的开发灵感来源于古瓷,孟铃烁及其团队成员研发设计稿达70余套、产品7种,且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

  不少老友也对孟铃烁的兴奋感到不解,要知道这位小孟近年来开发了诸多重量级的文创产品,尤其是取材于古瓷片图案的那些“爆品”,已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由他领衔、成员均为来自国内高等艺术院校的团队,为中国台山核电站设计的中法国际伴手礼,针对都市青年推出的“古瓷”系列咖啡杯具套装、“见山知水”系列吊坠,都获得了客户的交口赞誉。

  甚至就连孟铃烁的同行,都对他在产品设计时能将古典元素、现代审美与陶瓷美学融合得如此圆融无缺而倍感钦佩。敏锐的媒体人则特意撰文,评论孟铃烁是以创意产品开发为手段,为传承中国陶瓷文化开辟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新路径。

  面对大家的疑惑,孟铃烁这样解释自己对“碎碎平安”的重视,自从2019年他以丰富的古陶瓷残片收藏为依托,涉足文创产业以来,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文化破圈”,让更多的人对陶瓷产生兴趣,进而了解陶瓷艺术及其发展史。为此他与小伙伴多番尝试,以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陶瓷作为奋斗目标,从最开始单纯地向公众开放展示自己的古瓷片收藏,到有意识地将古瓷片中的图案提取出来制作成逗趣漫画,直到开发出各类陶瓷创意产品,孟铃烁发现,通过瓷片研究不仅能揭示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与陶瓷艺术的变迁,还能一点一点地拼接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化江山版图,这使他感到无比欣喜。

  “碎碎平安”则是孟铃烁从事陶瓷文创设计业之后,面向各个年龄层、不同国籍的消费者普及陶瓷知识效果最好、耗时最短,同时也最有可能实现向国际市场规模化输出的产品,成为中国制造的陶瓷版“乐高”。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这款“碎碎平安”瓷片拼画产品打破了景德镇研学体验中形式单一的“拉坯体验项目”与“陶瓷彩绘体验项目”,成为继两者之后的第三大突破性的体验项目。

  由于创作出包括“碎碎平安”在内的陶瓷文创产品,孟铃烁被业内人士称为景德镇地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可他不是本地人,甚至不是江西人,而是一位出生于旧称“顺德府”的河北邢台人。从景德镇学院毕业后,孟铃烁就留在当地发展,如今他不仅是“景德镇青匆艺集陶瓷文化中心”负责人,还身兼景德镇马鞍岭景漂工会委员会主席、景德镇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客座导师、江西省文艺学会陶瓷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

  孟铃烁被《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江西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摄影报》等报纸,以及包括新华网、人民资讯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江西网在内的多家网络媒体关注,始于他在2019年成立的“青匆古瓷标本馆”。标本馆藏有数万片民窑古瓷片,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引起了包括考古界、学术界在内的高度关注,前往参观的人既有充满好奇心的院校学生,亦有享誉已久的考古名家。

  开设标本馆的目的不仅在于宣传陶瓷文化、推广民窑艺术,孟铃烁还有个想法就是为陶艺家提供创作素材。要知道景德镇既是千年瓷都、手工业圣地,它亦是艺术之城,这块土地孕育出的国家级艺术大师便超过百位,陶瓷从业者数以万计,况且每年都不断有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艺术家涌入此地,作为记录着古代绘画工艺、民俗风情等重要历史信息的古瓷片,理应是陶艺家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宝库。

  可能是民窑的稚拙画风不利于市场推广,走进标本馆的艺术家不少,但将展品作为创作素材的却少之又少。曾对商业抱有排斥心理的孟铃烁,为了搜集古瓷片、支撑标本馆的运作,通过制售茶具来努力维持收支平衡,眼见心仪的宝贝未能被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这位热血的河北青年决定自己亲自上阵。

  对古瓷片只买不卖的孟铃烁,可谓经济压力巨大,加之一度认为商业会亵渎文化,导致他好一阵子都陷入纠结状态。但随着他以古瓷片文化为基础开发的产品热卖,在获取经济回报的同时还让消费者喜欢上了古陶瓷、爱上了景德镇,他察觉到商业是文化输出的有效手段,这才彻底将心理负担放下。

  从2021年开始,孟铃烁就着手研究“三窑九会”,它是形成于明清时期、主要由江西都昌籍陶瓷匠人组成的陶瓷行业组织,对当时的景德镇瓷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孟铃烁对“三窑九会”的认识日益加深,通过文献记录、田野考察等方式搜集了海量资料,复原出当年的产品设计图,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出包括主题青花茶杯在内的系列产品。

  按照孟铃烁的说法,以现代设计思维开发、贯彻当代陶瓷工艺生活美学思想,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三窑九会”文创青花杯,既是可以用于品茶饮水的实用器皿,更是可以捧在手上把玩欣赏的中国陶瓷文化“活广告”,的确是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需要说明的是,以孟铃烁为首的“青匆艺集”文创团队仅数人,分别来自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但已深深扎根于景德镇的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外地人”。虽然景德镇的地方媒体常将这些外来客称为“景漂”,但孟铃烁的景德镇本地朋友却拒绝以这个词称呼他,而是将小孟以及他的“多省军团”称为“新景德镇人”。

  “新景德镇人”的说法并不突兀,事实上景德镇自古以来便是移民城市,南宋时更是由于许多其它产瓷区、尤其是磁州窑匠人的迁徙加入,直接促使了它的制瓷工艺取得飞跃式进步,从而在元代确立了中国瓷业中心之地位。

  之所以对瓷片情有独钟,缘于孟铃烁对陶瓷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瓷”的意义绝不限于某种材料的名称,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审美、古典哲学、生活方式的物质承载,每一块古瓷片都能被解读出丰富且珍贵的历史信息。

  设立“青匆古瓷标本馆”后,孟铃烁积极举办陶瓷历史、文化及艺术相关的学术主题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还想方设法从故乡邢台邀请邢窑名家到景德镇举办专题讲座,促进了景德镇窑与邢窑的交流与互鉴。

  新浪微博、抖音平台等互联网媒体对孟铃烁“穷追不舍”的重要原因,便是“青匆艺集”会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适时整出不少让网民喜闻乐见的妙活儿。就像2020年年底,孟铃烁他们就从古瓷片中选择出“仙人乘槎”“东方朔偷桃”等图案,将它们创作成古人戴口罩、测体温的漫画作品,用以宣传防疫知识;2021年7月,“青匆艺集”推陈出新,以古瓷片与新创意结合的方式,创作出“古瓷图解—洪水自救防护指南”系列漫画,让大众在会心一笑中学习汛期个人防护措施的相关知识;2022年北京冬奥会,孟铃烁等人又创作出漫画作品“古瓷助力冬奥”,广受赞誉。

  “碎碎平安”瓷片拼贴画对孟铃烁而言意义非凡,这款耗费他以及团队成员数年光阴、打磨改良无数遍的文创产品,满足了他对优秀文创产品必须是实用、文化与商业三者兼顾的严苛要求。这款产品包括对多种经典器型的致敬,就像“玉堂春”代表制瓷工艺极致的皇家御窑厂,“玉壶春”则是对中国古代士人文化的追思,“梅瓶”会让人想起以宋瓷为典型的中国极简美学,“将军罐”的威猛外型使人追忆先人不畏与天争的血性与力量。

  就连“碎碎平安”的釉色,孟铃烁也有意识地采用了“中国颜色”,诸如青花之蓝,鸡冠之赤、乌羽之黑等,唤醒国人世代流传的色彩记忆;向国际友人叙述世界上不仅有“莫兰迪”色系,更有讲究阴阳调和、五色成文的“中国颜色”。

  人类的美德有很多种,善良、慷慨、忠诚、谦逊、坚韧、自律、勤奋以及公正皆可称为美德,孟铃烁将它们作为理想的基石。他的理想既浪漫又诗意,实现起来又困难重重,让每一位中国人觉醒自己的文化血脉、明了自己“从哪里来”、又将“向何处去”正是他的终极目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外媒评WWDC:近10年苹果最重要软件更新,能不能挽救iPhone销量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Apple Vision Pro国行版6月14日开启预售 29999元起售

  苹果Apple Intelligence存在候补名单,部分地区用户速度严重受限


 

Copyright © 2012-2024 龙8-long8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52393号-3

搜索